8月10日,2025年广州城市联赛“三七互娱·新穗商杯”首届篮球联赛决赛终场哨声落下,把南沙年轻活力、以赛营城的“体育性格”留在大湾区球迷的心中。
这是大湾区文化体育中心转移运营后的“首赛”,新场馆将成为中国体育赛事走向国际化的重要窗口。这也是属于南沙的城市主场“首秀”,经过奋战,黄埔白云泵业队以93:83胜南沙广海队,两支队伍将在8月底进行第二回合较量。
赛事搭台,经济唱戏。从三大球“高歌猛进”,到三大“绅士运动”蓬勃兴起,从“区BA”掀起全民健身热浪,到国际级网球赛事崛起“南沙现象”……近年南沙精心组织、承办、协办多层次赛事矩阵,创新探索“体育+文化+旅游+消费”融合路径,不断拓展融合边界。
将顶级赛事的澎湃流量,沉淀为深入肌理的城市体育文化,将竞技场上的荣耀时刻,转化为城市发展的“增量势能”,以赛为媒,南沙绘就“体育+”新图景。
高歌猛进
释放“三大球”活力
培育本土精英球队,营造全民运动氛围,是南沙加快推进全民健身事业,推动“三大球”振兴战略的全力之举。
时针回拨至2022年,首届南沙区男子篮球联赛落地,吸引2623名区注册运动员、3000多名观众参加,11个赛区覆盖了全区镇街、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企业,一“赛”激起全民浪,打响草根篮球赛事品牌。
四年来,数支劲旅从“区BA”赛场脱颖而出。连夺两届“区BA”冠军的南沙广海队,从原先职工到体育教师、骨科医生、台籍专业队员,综合业务能力不断提升,本次代表南沙出征全市联赛表现抢眼,以四战全胜的优异战绩闯入四强。
如今,在广州篮球运动版图中,南沙担纲后起之秀,不仅吸引了CBA球队广州龙狮设立主场,业内“大牌”现场助阵,连NBA顶流球星也接连造访。篮球火助热文体旅经济,今年一季度力促经济“开门红”。
绿茵场上同样传来铿锵足音。2023、2024年连续两年,南沙成功举办区级足球甲级联赛,仅两年时间,完成从联赛开办到实行甲、乙升降级。日前举办的2025年广州市青少年运动会和第二届“百年名校杯”足球精英交流赛,南沙战队表现抢眼。
8月9日举办省超预赛上,南沙湾区青年队拔得头筹,展现出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和竞技状态。
赛场外,通过青训中心、校园课程和赛事体系培养本土球员,构建“校园—社区—职业”全链条支持网络,推动校园赛事和群众赛事逐步系统化、规范化。
于2020年成立的南沙区青训中心,已组建2013至2018六个年龄段的梯队,各年龄段精英梯队呈稳固持续发展的良好势头;成立区楚良足球工作室,聘任国脚林良铭为“推广大使”,发挥明星带动效应。
同时,加速推进与广州体育学院、省二沙训练中心的深度合作,推进足球联赛与中学生校际排球联赛“双线并进”,陆续增补社区居委(村)级体育设施,未来将“10分钟体育圈”覆盖率实现100%。
值得期待的是,南沙正在谋划“会员制”足球俱乐部,推出“横沥村超”八人制足球赛,吸引资本等资源向足球产业聚集,创新赛事商业开发模式。
蓬勃兴起
“绅士运动”引新潮流
为一场赛事,奔赴一座城。南沙,展露“绅士范”。
红土球场上——WTA广网、ATP挑战赛等国际职业赛事及全国青少年比赛相继举办,全区网球运动人口呈几何式增长,低龄网球人口大幅度增加,逐步建立起“高端赛事+青训孵化+群众参与+配套消费”全链条运营体系。
网球运动不断刺激消费,拉动经济。去年南沙网球赛票房火爆,其中广网赛事总票房较2023年增长3倍有余,赛事组委会首次推出广网20周年吉祥物等系列文创产品,带动球场内餐饮等销售收入增长300%。
伶仃洋面上——成功举办世界三大帆船赛事之一的沃尔沃环球帆船赛2017—2018中国站等系列帆船大型赛事;帆船课程进入广州外国语学校、英东中学、华师附中南沙学校等多个区内学校。
“体育+文旅”的组合将海洋优势转化为经济活力,新业态、新场景不断涌现。南沙游艇会副总经理徐凤娟介绍,“帆船团建活动等衍生产品很受欢迎,近年来接待了不少于30—60人的团建客群,面向青少年群体从体验到专业学习再到赛事构建起了一个完整的闭环。”
方寸球台间——第二届南沙斯诺克公开赛在奖金和硬件配置方面全面升级,打破职业与年龄限制,吸引台球少年、职业新星、跨界高手等全国139名选手同台过招。
赛事开幕式首夜,南沙环宇城通过配合推出系列消费活动,客流激增62%,夜经济被赛事彻底点燃。
“绅士运动”,为何在南沙大受欢迎?秘诀就是“政府搭台、机构协会运营、商圈服务联动”。
以网球为例,据统计,2024年南沙国际网球中心营收5032.63万元,其中相关配套产业营收1451.49万元,占比28.85%;实现消费达1.97亿元。
在2024年广网期间,金茂万豪酒店、喜来登酒店、岭南东方酒店等周边酒店的订房率较2023年同期增长约10%,环宇城、万达广场、悠方天地等周边商业综合体人流量较平时增长20%。
场景探索
“赛事+文旅”跑出新赛道
“在运动中看风景、品文化,旅途中享受运动乐趣,这种融合太吸引人了。”一位外地球迷道出爱上南沙的心声。
体育基因的注入,为南沙打开了文旅融合的新窗口。
今年南沙樱花节前后,数名坐镇南沙主场迎客的CBA广州队球员现场打卡“樱木花道”,与大岗中学篮球校队“切磋”球技;另一边,大岗镇“百千万工程”新乡村示范带项目——“多彩高新沙”迎来500名跑者,开跑6公里迷你马拉松,跑出一条“文旅体产”共生共荣的湾区新赛道。
2025广州南沙国际网球挑战赛期间,2024赛会单打亚军、2025赛会头号种子选手、来自澳大利亚的网球运动员亚当·沃尔顿打卡粤港澳大湾区灯会,为新晋文旅品牌活动“代言”。
刚刚结束的“区BA”揭幕赛,现场设置参展摊位,大稳番石榴、东涌佳丽蕉等当地时令水果,非遗疍家撑粉、马蹄糕、烧肉等水乡美食,为本地农特产品、非遗工坊搭建零距离展销平台,推动“东涌制造”从区域品牌向消费品牌跃升。
去年底,首届南沙半程马拉松赛事规划与城市文化紧密结合,30个赛道氛围点对城市文化故事、民俗风情、历史传承等内容进行深入解读和推广;推出“南沙马拉松”住吃游娱跑者服务,22家酒店向参赛选手及随行人员提供住宿优惠和福利,发起免费入住挑战。
不仅如此,“交个朋友·在港湾”影视金曲音乐会、“浪漫港湾 城市漫游记”之徒步活动、“吃好睡好跑出PB”南沙街专属优惠攻略等文旅体验活动在各镇街相继推出,让选手及大众全面体验城市文化和旅游资源。
据了解,在非赛事、演出时间,大湾区文化体育中心将通过普惠或免费等形式向公众开放,让高标准体育场馆成为民众游览“广州最美海岸线”的最佳打卡点。
当前,南沙正分步建设20平方公里中心城区,打造20公里美丽海岸线。如何把赛事热点扩散到城市各处,让赛事旅行不再局限于赛场,还能深入城市角落。
南沙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做好“体育+”的文章,打造看海、观赛、休闲三位一体的新型文体消费场景,推出“跟着赛事去旅游”精品旅游线路,推动大湾区文体中心首秀出圈。
采写:南方+记者 吴冠霖
图片:罗瑞娴 南沙文广旅体局
天金策略-天金策略官网-配资公司官网-股票配资公司倍杠杆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