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最近有个事儿特别魔幻,我一哥们儿,体检报告拖着三个月没去拿,但给他家猫主子的年度全身体检,预约的是全城最贵的宠物医院,项目比他自己的还全。
他管这叫“为爱发电”。
我管这叫“新型情感资产的价值锚定”。
说白了,就是当下的银行,正像一群饿疯了的狼,死死盯上了你家主子这块肥肉。
你可能觉得,银行嘛,不就是搞搞企业贷款,发发信用卡,跟咱家猫猫狗狗能有啥关系?这你就天真了。现在的银行,尤其是零售部门,日子过得比谁都焦虑。
以前它们的路子是啥?搞企业场景金融,说得高大上,其实就是挨家挨户去推销SaaS工具,什么代发工资系统、财税管理软件,恨不得把十八般武艺都塞给企业。这玩意儿一开始还行,大家都没见过,觉得挺新鲜。
但现在呢?每家银行都有这么个“全家桶”,功能大同小异,UI换个颜色就敢说是自研。这就好比当年满大街的共享单车,颜色都不够用了,最后的结果就是大家在街头巷斗,比谁补贴多,比谁地推狠,卷到最后发现,真正需要这些复杂工具的优质客户,就那么一小撮,根本不够分的。
这就是典型的瞎积薄发,看着很努力,其实是在一个拥挤的游泳池里扑腾,水花四溅,游不出二里地,还可能喝到别人的洗脚水。
这时候,就有聪明的银行开始换赛道了。它们不聊虚无缥缈的“赋能”,而是像特种兵一样,摸清一个具体行业的底细,然后用金融的“手术刀”精准切入。
宠物经济,就是他们发现的一座“情感富矿”。
你别小看这“撸猫撸狗”的生意。2023年市场规模直逼6000亿,过两年就敢冲8000亿。这个数字背后,不是冰冷的交易,而是一种近乎宗教的虔诚。
养宠物的这帮人,尤其是城市里的中青年,他们的消费逻辑,已经完全不能用理性来衡量了。给自己点外卖,20块钱都得用个5块的红包;给猫买猫粮,看的是配料表第一位是不是鲜肉,有没有谷物添加,比营养师还专业。
宠物医疗更是离谱,以前宠物病了,土法子治治得了。现在呢?核磁共振、超声波洁牙、甚至肿瘤化疗,人类有的医疗项目,宠物几乎全套配齐。宠物保险、宠物殡葬、宠物信托,这些你几年前听着像段子的业务,年增速超过30%。
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宠物已经从一个“附属品”,进化成了一个家庭的“情感核心”。它提供的情绪价值,是恒定的、不可替代的。经济好的时候,人们愿意为快乐买单;经济不好的时候,人们更需要这种情感慰藉来对冲现实的焦虑。
这种“反周期”的稳定需求,对银行来说,简直就是黑夜里的灯塔。
因为银行最怕的就是周期性波动,今天还门庭若市的行业,明天就可能因为一个政策、一个技术迭代而灰飞烟灭。但只要人类还需要情感陪伴,宠物经济这艘船,就沉不了。
所以,银行盯着的根本不是你家猫那点口粮钱,它们看中的,是通过宠物这个“情感探针”,把你,以及你背后的整个家庭,都变成它们的深度绑定客户。
这套组合拳,打得是又黑又狠。
第一招,是从B端下手,给产业链“输血”。
你想想,一个宠物店,一个小医院,它们最缺的是什么?是钱。它们想装修,想进更牛的设备,想扩大经营,但它们没啥固定资产可以抵押。在传统银行眼里,这就是“次级客户”。
但现在,懂行的银行来了。它们推出“宠物经营贷”,不看你有没有房,就看你的经营流水、客户评价、甚至是你在点评网站上的评分。江苏银行就这么干了,靠“宠物商户信用贷”给2000多家小老板续了命。
这事儿就想通了。逻辑就清晰了。银行的目的就暴露了。
你以为银行是想服务你的宠物?不,银行是想通过你的宠物,给你全家老小都办上金融套餐啊朋友。
当宠物店老板用着这家银行的低息贷款,他会不会顺便给你推荐一下这家银行的宠物主题信用卡?这张卡,在他们店里消费能打八折。你办不办?
第二招,是从C端渗透,给你一张“忠诚纹身”。
招行推出的宠物主题信用卡,三个月发了10万张。为什么这么火?因为它给的权益太精准了。宠物医院打折,宠物保险立减。这哪是信用卡啊,这简直就是给铲屎官量身定做的“身份勋章”。
一旦你用了这张卡,给主子买粮、看病、洗澡都用它,你就会形成路径依赖。这就好比给一个狂热的游戏玩家送了一套绝版皮肤,他想换游戏都得掂量掂量。这张卡,就是银行给你纹上的一张“忠"诚纹身”,洗都洗不掉。
这套逻辑,比冷冰冰的代发工资场景,高明太多了。代发工资是公事公办,你和银行之间是纯粹的利益关系。但宠物金融不一样,它包裹着一层温情脉脉的糖衣,让你在为爱消费的同时,心甘情愿地被套牢。
当然,想玩转这套路,也不是谁都行。
有的银行脑子一热,也想搞,结果就是把网点装扮得花里胡哨,放几个猫爬架,就敢说自己是“宠物友好银行”。这纯属行为艺术,除了感动自己,没啥卵用。
真正聪明的玩家,都懂得“精准爆破”。
比如平安银行,它就在一线城市的网点里搞“临时寄养”和“宠物饮水点”。这个痛点找得就非常准。多少人想去银行办个复杂业务,结果因为家里没人看狗,只能一拖再拖?现在问题解决了,用户体验上去了,好感度自然就来了。
这背后体现的是一种经营思路的转变,从“流量思维”转向“用户思维”。以前是想着怎么把产品卖给更多的人,现在是想着怎么把一个人的全生命周期价值都挖出来。
说到底,宠物经济这块大蛋糕,银行只是刚刚开始动刀子。它们正试图通过一种更柔软、更具情感穿透力的方式,完成对新一代优质客户的圈地运动。
它们的玩法,也必须从过去的“大水漫灌”变成“精准滴灌”,也就是所谓的快种快收。
零售强的银行,就像民生,就死磕信用卡和消费分期,把C端用户体验做到极致。
对公强的银行,比如兴业,就深入产业链上游,跟大的宠物食品厂搞供应链金融,从源头把控资产。
大家各显神通,在一个全新的战场里,重新定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所以,下次当你心甘情愿地为你家主子刷卡时,不妨想一想,这背后可能有一群顶尖的金融产品经理,正看着后台飙升的数据,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他们不是爱你家的宠物。
他们只是爱极了你这种“为爱发电”的,优质客户。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传播符合主流价值观的新闻内容。如有侵权投诉,将依法依规核查并回应。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天金策略-天金策略官网-配资公司官网-股票配资公司倍杠杆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